生态化办公:楼宇办公新理念

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,也是一种宝贵资源,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。有关资料显示,仅占地表面积3%的建筑物,却产生了50%的全球废弃物,制造了60%~80%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。可见,在日益变高、变密的城市,保护环境、生态显得多么重要。如果说,过去40年,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“人跟着产业走",未来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将会是“产业资本跟着人才走”“人才跟着生态环境走"。城市的发展要顺应生态循环的规律,绝不能以消耗生态环境为代价。楼宇经济发展同样要符合生态规律,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延续,适度挖掘生态资源的潜力,把一幢幢楼宇打造成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体、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的融合体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 汇体,从而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共生、共融、共促。


要树立“精明增长”的理念。注重“留白留绿”,保护文化“基因”,塑造城市精神,避免“千城一面”“千楼一面”,把好山、好水、好风光融入城市,通过发扎自然资源易赋、产业发展特点、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,推进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,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、生活空间宜居适度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。要树立“紧凑城市”的理念。强调功能上的紧凑、不同功能的空间融合,在有效节约用地、合理布局城市功能之间寻找平衡点。要加快“城市大脑”的建设,合理布局以步行、非机动车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为主体的区域交通体系,实现城市形态的紧凑。以公共交通节点为中心,结合商业、办公、住宅等综合用途进行集约型开发,合理利用轨道交通节点,设置商业区、商务办公区及文化、体育、娱乐设施。要树立“商务花园”的理念。

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中心区用地愈发紧张、交通日益拥堵、楼宇租金日渐昂贵。与此同时,城郊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,为产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。要大力推进城市发展由以前的“造楼”“造城”向“造环境”“造生态”转变,尤其是天然的临山、临水区域,更要注重低密度商务楼宇的开发,以“靠山、亲水、造绿”的理念,推进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较低、产品形态独栋为主、建筑风格独具个性、拥有花园式生态环境的商务花园、商务别墅等个性办公产品的有效供给,以满足高端客户群体的需求。